多少人练拳十年,碰上老拳师一肘就垮?那些看着软的招式,为啥能让壮汉站不稳?传统武术的根,不在花架子,就在“肘底一沉”这一下——现代搏击没人教,可这才是练拳的真东西,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摸到门。
一、别再瞎练“沉肘”!3个错认知,越练越废
1. 压肩夹肘≠沉肩坠肘
有人练沉肩,使劲把肩膀往下压,结果背越练越僵。真沉肩是啥样?先把肩膀耸起来,再突然放松,那肩膀自然往下掉的感觉,才对。坠肘也不是把胳膊贴紧肋骨,而是让肘尖像挂了个小秤砣,垂直冲地面,腋下还能塞个拳头,既护着肋条,胳膊又能灵活动。
2. 肘底力≠胳膊劲
健身房练的胳膊再粗,实战里也不管用。老拳师说:“肘底力是全身劲的支点。”真的肘底力,得靠沉肩坠肘把肩、肘、腕打通,劲从脚底起,过腰胯传到手掌,全身一起使劲。就像甩鞭子,劲不是从鞭梢来的,是整个鞭子一起甩才有力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3. 沉肘≠动作慢
有人觉得沉肘会拖慢速度,刚好反过来。高手站着不动,可脊柱里的劲早通了,一发力瞬间就冲出去。沉肘能让身子形成三角架,劲传得更快,出拳反而更猛。
二、肘底沉劲的真门道:从“松”到“整”就3步
1. 松肩坠肘:先把劲的通道打开
- 松肩像挂钟:肩膀别僵,自然往下垂,气血才能通。就像老挂钟的钟摆,顶端松了,摆起来才顺。
- 坠肘像挂铅:胳膊肘稍微弯点,肘尖冲地面,保持“肘不离开肋”,这样胳膊像弹簧,一受力就能弹回去。
2. 劲要螺旋传:别直来直去
- 纵向传劲:劲从脚底往上传,过腿、过腰、过背,最后到手掌。比如弓步推掌,后脚一蹬,劲顺着身子往上拧,跟拧毛巾似的,最后从指尖发出去。
- 横向转劲:配合腰胯转,劲就有了立体感。像钻头钻木头,光使劲捅没用,加上转才能钻进去。这样哪怕动作轻,也能打透劲。
3. 呼吸得合上:气和劲别分家
- 吸气沉下去:吸气时,感觉气从脚底升到肚子(丹田),同时肩膀往下沉、胳膊肘往下坠,身子稳得很。
- 呼气全爆发:呼气时,肚子里的气跟着全身劲一起送出去,像气球放气那样猛。这样发力又集中,还不费劲儿。
三、实战怎么用?3招让你从挨打到反击
1. 借力打力:学藤条卸劲
- 卸力反弹:他挥拳打过来,你不用硬扛,沉肘转腰,把他的劲引到旁边,再用胳膊肘的弹性弹回去打他。跟压弯的藤条似的,一松手就弹回去。
- 螺旋卸劲:胳膊像藤蔓缠他的拳,转着圈把劲散了。比如他直拳过来,你用小臂外侧挂一下,同时沉肘转腰,把他的劲导到地上,自己趁机贴上去打。
2. 贴身短打:肘下藏拳最狠
- 肘底捶:上手挡他的攻击,下拳藏在胳膊肘底下。等他盯着你上面时,突然沉肘,用拳背或肘尖打他肋条,窄地方用这招最管用。
- 擒拿锁肘:沉肘的同时转手腕,一下就能扣住他的胳膊肘。比如他抓你手腕,你沉肘转腰,另一只手扣住他的肘,让他动不了。
3. 破他重心:脚站稳才赢
- 前脚抓地:沉肘时,前脚五趾像铁钩勾住地,后脚像弹簧蹬着地,转腰就能把他的劲卸了。他推你,你稍微转下腰,他就像推空袋子似的,自己站不稳。
- 螺旋步:沉肘时,前脚往外撇45度,后脚往里扣30度,跟履带似的走。这样你总能对着他的中间,他从旁边打你也没用。
四、5个坑别踩!越踩越伤身
1. 耸肩架肘:一沉肘就耸肩、胳膊往外翻,劲传不动,还容易得肩周炎。记住腋下留一拳空间。
2. 用胳膊硬扛:胳膊是传劲的,不是扛劲的。他推你,转腰把劲导到地上,别用胳膊顶。
3. 下盘站不稳:脚没根,再有力也白搭。站的时候膝盖弯点,五趾抓地,跟树扎根似的。
4. 憋气发力:一使劲就憋
气,劲会僵。吸气沉,呼气发,呼吸顺了劲才顺。
5. 急于求成:肘底劲不是几天能练会的,别着急。先每天站10分钟桩,慢慢来。
五、分阶段练:
第一阶段:打基础(0-3个月)
- 站桩:双脚跟肩宽,膝盖弯点,手抱胸前,专门松肩沉肘,一次站1分钟,练5组。
- 练呼吸:腹式呼吸,吸气气到肚子,呼气气沉脚底,每天10分钟。
- 单腿站:闭眼单腿站,从10秒练到1分钟,练平衡。
第二阶段:通劲(3-6个月)
- 动态云手:练云手时,前脚落地就抓地,后脚挪的时候轻抬,感受劲从脚传到手。
- 双人摸劲:俩人轻搭手,不使劲,就摸对方的劲,每天10分钟。
- 戳报纸:报纸卷成筒,用指尖把劲集中了戳破,找“一下透”的感觉。
第三阶段:实战练(6个月以上)
- 随机对抗:跟不同的人练,故意露破绽引他攻,练反应。
- 窄地模拟:在电梯、公交车里练,练怎么挪步、怎么藏劲。
- 控劲收放:推的时候突然停劲,看他反应,练“想发就发,想收就收”。
传统武术的真东西,不在赢擂台,在把劲用对。等你能把肘底沉劲揉进每一招,身子像藤条能卸力,像钢鞭能爆发,就知道老拳师的厉害在哪了。别再执着于练胳膊劲,把这“一沉”练会,才是真练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服务,网上配资网站,炒股使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